当前位置:主页 / 杨筠松与杨仙岭

 

1、世界风水在中国中国风水在赣州这是因为风水是中国独有的传统文化,一种广植于中国民间根深蒂固的民俗。是中国儒家文化在藏地(包括死者葬穴或生者居所)选择方面的思想体现。中国传统的伦理和礼仪思想和现代的生态环境学使风水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
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李宝田教授认为,风水是中国独树一帜的文化现象,它是从古代科学、哲学、美学、伦理学、心理学、民俗乃至生态观念于一体的综合性理论。其内涵是博大精深的。(详见本网址《著述动态》、〈晋郭璞《葬书》考〉序)。
科学史权威,英国学者李约瑟称中国古代风水为;准科学,是中国古代的景观建筑学。包含着一种美学成分。
新西兰学者尹弘基在《自然科学史权威》1989年第一期里撰文说:风水是为寻找建筑的吉祥地点的景观评价系统。它是中国古代地理选址与布局的艺术,不能按照西方概念,将它简单地称为迷信或科学。
台湾学者认定风水是地球磁场与人类的关系学。
美国城市规划权威凯文林奇在其代表作《都市印象》一书中,称风水理论是一门前途无量的学问。

2、赣州,江西南大门,赣江之上游,在章、贡两江合流处。是京九铁路上一颗璀灿的明珠。无论东赴福建省厦门,或南去广东省广州市,汽车仅一天之程。古代是内地通岭南的古驿道的重要必经之地。
赣州,历史悠久,山川秀丽,物产丰富,人文荟萃。
春秋战国时期为百越之地。汉高祖六年(公元前201前)建县制,西晋至民国初年,历代在此设置过郡、州、路、道、府治。南北朝梁元帝承圣元年(公元552年)设城,秦时属九江郡,汉时属豫章郡,豫章属吴。赣州古时曾名虔州。宋高宗绍兴二十三年(公元1154年)改为赣州。
赣州为历史文化名城。历代文学家、名人志士、英雄豪杰,如苏轼、孟浩然、黄庭坚、辛弃疾、朱熹、文天祥等都在赣州留下了千古绝唱和不朽文章。有诗为证:
(一)、《郁孤台》宋·苏轼题
八境见图画,郁孤如旧游。
山为翠浪涌,水作玉虹流。
日丽崆峒晓,风酣章贡秋。
丹青未变叶,鳞甲欲生洲。
岚气昏城树,滩声入市楼。
烟云侵岭路,草木半炎州。
故国千峰外,高台十日游。
他年三宿处,准拟系归舟。
(二、)《菩萨蛮》宋·辛弃疾题
 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
(三)、《石楼诗》宋·文天祥题
晓色垂帘卷,春声叠鼓催。
长恒连草树,远水照楼台。
八境烟浓淡,六街人往来。
平安消息好,看到岭头梅。
余不一一,仅列上三首。  
唐代杨益,号救贫,唐僖宗时,官至朝庭金紫光禄大夫,掌灵台地理。后黄巢兵起,长安陷落。为避兵祸,杨公私携御库秘籍《郭璞·葬书》等皇家专用的风水典藉逃离长安,辗转奔波,南逃至今赣州,收徒讲学,在赣州潜心研究、实践、发展,并传授堪舆秘书。达二十余年。由于杨公扬善求真,救贫扶弱,德艺双馨,因而声名鹊起,遐尔闻名,流芳千古,佳誉永驻。
赣州也就成为了中国风水的发祥地。

3、唐代哲学家、文学家、刘禹锡在《陋室铭》里叙述了陋室不陋的主旨,开列如下: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4、唐韩愈在《马说》中叙述道: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不能通其意,执鞭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耶?其真不知马也。

5、唐韩愈在《师说》中说道: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人生非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6、荀况,后人称荀子,战国时期著名的哲学家、文学家。他的《劝学》是我国古典文学中勉励人们努力学习的名篇。此列其中一段如下,温而时习之,定有裨益: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八跪而二螯,非蛇蟺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杨筠松与杨仙岭

赣州杨仙岭与李定信的风水情缘展
龚映华


为策应杨仙岭风水旅游的开发,由赣南师院客家研究中心,赣州杨仙岭综合开发有限公司主办,赣州杨益文化中心协办的首届中国赣州杨仙岭(杨筠松)风水文化与旅游开发学术研究讨论会,2006年10月20日在赣州召开。来自海内外的160多位专家学者出席了研讨会,赣州市政协,赣州市客联会的领导均出席了此次研讨会。
研讨会召开前期,组办方进行了大量的筹备工作,这其中很重要的内容有杨仙岭综合开发有限公司,专门为风水大师李定信策划的一个以《杨仙岭与李定信的风水情缘》为题的专版展览。


杨筠松与杨仙岭


中国风水起源于民间,晋代风水鼻祖郭璞《葬书》中就对中国风水作了全面的论述,继而风水才从民间转入宫廷为统治阶级服务,是杨筠松把风水从宫廷传人民间为老百姓所用的。杨筠松是在总结前人风水成果的基础上,在赣南数十年风水实践中,逐步完善了中国古代的风水体系,创造了一套完整的形法派风水理论体系。正是有了杨筠松在赣南27年的风水研究和风水实践,才使赣南成了世界风水的发源地。
世界风水源于中国,中国风水源于赣州。杨筠松创立的风水术在明清时期就闻名并传播到海内外,海外风水术士中,有50%的人都自称是杨筠松的传人,这个行业的人都以是赣州风水先生而自豪,全世界的华裔风水师都把杨筠松敬奉为祖师爷。随着风水文化正在揭开神秘的面纱服务于人类的今天,海内外许多人千里迢迢地走进赣州,都是冲着杨筠松而来的,他们是来赣州寻觅、探索这块风水发源地上杨公地理的真谛。
一代风水宗师杨筠松在黄巢之乱中携宫廷风水密笈,沿着客家先民南迁路线,在中原沿水路从长江入鄱阳湖,再溯赣江经过十八险滩进入到大盆地赣州,登上了离赣州古城最近、最高的杨仙岭(当时称羊角岭)。杨筠松极目尽揽赣州的山形水势后,发现三龙汇三潭的赣州城的龙气十分旺盛,山重水复的赣南丘陵无处不是风水佳穴。杨筠松与赣南有缘,走过了千山万水的杨筠松,最终竟把赣南作为了他的落脚点,把杨仙岭作为了他风水研究的第一站。
杨仙岭位于赣州城外20华里处 。海拔416米高的杨仙岭,地域面积4.5平方公里。这座大山里隐藏着美丽的自然风光和深厚的文化底蕴,除有山的壮美水的灵秀,有袅袅炊烟的田园风光,还有一代风水宗师杨救贫做风水的许多遗址和民间传说。
登上怪石林立的杨仙岭之颠,赣州古城的整个地形一目了然,杨仙岭南面是赣州龙脉起始处的崆峒山,北面是腰带水环流的赣县县城,西面是三面环水的赣州城区,高耸的杨仙岭是观察赣州古城三条龙脉汇合的最佳点。武夷山脉从东而来,罗宵山脉从西而来,五岭山脉从南而来,赣州是三条龙脉汇聚下的一块大盆地。方圆数十里内三条蜿蜒奔腾而来的龙脉还和汶潭、储潭、欧潭形成了赣州三龙会三潭的风水格局。杨仙岭位于五岭余脉的崆峒山下,杨仙岭是赣州龙脉的少祖山,高高的杨仙岭也是观察赣州城区最佳的制高点。杨仙岭以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吸引得逆水路寻找中华龙脉的风水宗师杨筠松在这里驻足,选择了在杨仙岭的峰巅之上潜心研修。
杨仙岭与中国风水的发源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杨仙岭的命名就是因为这座山原本是一座有妖孽经常兴风作浪的妖山,杨仙岭是经杨筠松的点化、破解后,才使这座妖山变成了一座水草丰美、人畜兴旺的圣山。杨筠松所处的时代,正是卢光稠执政的鼎盛时期,风水师杨筠松也不能例外的要服务于当时的统治者,为赣州的城墙、城门、寺庙、官府均进行了勘测选址,为赣州古城的扩城进行勘址布局。
很早很早以前,人们为了纪念这位救贫仙人,就自愿捐款在山上建造了杨仙坛、天王殿、和观音阁。这三座年代久远的庙宇,可能是因为杨仙岭上铁元素多易遭雷击等自然灾害的缘故,曾经屡建屡毁。清同治年间,杨仙岭的鸡公石上还有杨仙坛。现存在杨公祠里的这三尊塑像(杨筠松的及他的两个弟子曾文辿 、刘江东),就是《赣州杨仙岭与李定信的风水情缘展》的主人公 ,风水文化研究者李定信老先生,于1996年首次开发杨仙岭时重新安放于原址的。 赣州杨仙岭因为杨筠松而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风水文化色彩。民间十分信奉扶贫济困、道术高深的救贫仙人。千百年以来,杨仙坛和观音阁都香火缭绕,香客不断。杨仙岭已成了赣州区域内一座由物质的自然之山,演变成为了一座有精神意义的灵山、圣山。杨仙岭上寄托着人们对这位风水宗师如高山仰止的德术和道术的无限崇拜。年年月月,都有无数的风水师和信仰杨筠松的人上杨仙岭去祭祀和考察,他们是从古代杨公祠和观音阁的墙基 遗址中去勘测验证杨筠松留下的风水布局,他们在这些残垣断壁的遗址前虔诚地焚香作揖祈求平安和发达。

中国江西赣州杨益文化开发中心 版权所有
地址:江西赣州市南河路16号区农业局大院内
网站地图 | 最新动态 |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