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八面来风

 

1、世界风水在中国中国风水在赣州这是因为风水是中国独有的传统文化,一种广植于中国民间根深蒂固的民俗。是中国儒家文化在藏地(包括死者葬穴或生者居所)选择方面的思想体现。中国传统的伦理和礼仪思想和现代的生态环境学使风水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
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李宝田教授认为,风水是中国独树一帜的文化现象,它是从古代科学、哲学、美学、伦理学、心理学、民俗乃至生态观念于一体的综合性理论。其内涵是博大精深的。(详见本网址《著述动态》、〈晋郭璞《葬书》考〉序)。
科学史权威,英国学者李约瑟称中国古代风水为;准科学,是中国古代的景观建筑学。包含着一种美学成分。
新西兰学者尹弘基在《自然科学史权威》1989年第一期里撰文说:风水是为寻找建筑的吉祥地点的景观评价系统。它是中国古代地理选址与布局的艺术,不能按照西方概念,将它简单地称为迷信或科学。
台湾学者认定风水是地球磁场与人类的关系学。
美国城市规划权威凯文林奇在其代表作《都市印象》一书中,称风水理论是一门前途无量的学问。

2、赣州,江西南大门,赣江之上游,在章、贡两江合流处。是京九铁路上一颗璀灿的明珠。无论东赴福建省厦门,或南去广东省广州市,汽车仅一天之程。古代是内地通岭南的古驿道的重要必经之地。
赣州,历史悠久,山川秀丽,物产丰富,人文荟萃。
春秋战国时期为百越之地。汉高祖六年(公元前201前)建县制,西晋至民国初年,历代在此设置过郡、州、路、道、府治。南北朝梁元帝承圣元年(公元552年)设城,秦时属九江郡,汉时属豫章郡,豫章属吴。赣州古时曾名虔州。宋高宗绍兴二十三年(公元1154年)改为赣州。
赣州为历史文化名城。历代文学家、名人志士、英雄豪杰,如苏轼、孟浩然、黄庭坚、辛弃疾、朱熹、文天祥等都在赣州留下了千古绝唱和不朽文章。有诗为证:
(一)、《郁孤台》宋·苏轼题
八境见图画,郁孤如旧游。
山为翠浪涌,水作玉虹流。
日丽崆峒晓,风酣章贡秋。
丹青未变叶,鳞甲欲生洲。
岚气昏城树,滩声入市楼。
烟云侵岭路,草木半炎州。
故国千峰外,高台十日游。
他年三宿处,准拟系归舟。
(二、)《菩萨蛮》宋·辛弃疾题
 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
(三)、《石楼诗》宋·文天祥题
晓色垂帘卷,春声叠鼓催。
长恒连草树,远水照楼台。
八境烟浓淡,六街人往来。
平安消息好,看到岭头梅。
余不一一,仅列上三首。  
唐代杨益,号救贫,唐僖宗时,官至朝庭金紫光禄大夫,掌灵台地理。后黄巢兵起,长安陷落。为避兵祸,杨公私携御库秘籍《郭璞·葬书》等皇家专用的风水典藉逃离长安,辗转奔波,南逃至今赣州,收徒讲学,在赣州潜心研究、实践、发展,并传授堪舆秘书。达二十余年。由于杨公扬善求真,救贫扶弱,德艺双馨,因而声名鹊起,遐尔闻名,流芳千古,佳誉永驻。
赣州也就成为了中国风水的发祥地。

3、唐代哲学家、文学家、刘禹锡在《陋室铭》里叙述了陋室不陋的主旨,开列如下: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4、唐韩愈在《马说》中叙述道: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不能通其意,执鞭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耶?其真不知马也。

5、唐韩愈在《师说》中说道: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人生非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6、荀况,后人称荀子,战国时期著名的哲学家、文学家。他的《劝学》是我国古典文学中勉励人们努力学习的名篇。此列其中一段如下,温而时习之,定有裨益: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八跪而二螯,非蛇蟺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李定信——荧屏展风采

                                 李定信——荧屏展风采

                                                                    龚映华  图//并文

当我们听到日本人要把风水申报为世界遗产的消息,我们着急了!当我们听到韩国人已经开始将风水申报为世界遗产的消息,我们坐不住了!在诞生“风水”文化源头的中国,我们炎黄子孙还在等什么?!几千年的中国传统文化凝聚着我们祖先的心血和智慧,作为华夏子孙,保护、继承、发展这笔先人留下的宝贵遗产是每个中国人爱国之心的具体体现。在这种时代背景下,许许多多的有志之士在从事着中国风水文化的传承和光大事业。
  在深圳著名企业家梁戈先生鼎力支持和全国有识之士的热情帮助下,大型纪录片《中国神秘文化》摄制组于2006年8月1日组建,办公地点设在北京。

《中国神秘文化》摄制组将以记录片的形式,对东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寻根溯源式的深层探秘。

目前,《中国神秘文化》摄制组已先启动《风水》篇的拍摄,率先进入中国神秘文化探索之旅,寻求和考证华夏风水历史文化与当代人居文化的价值理念。

《风水》篇分为《风水与自然》《风水与人文》《风水与建筑》等若干篇。这部大型电视纪录片,以上下6000年的风水文化为经,以华夏广袤的土地为纬,融哲理性、知识性、观赏性、趣味性于一体。涵科学性、艺术性于其中。聚焦中华佛教圣地、佛教建筑、名城、名镇、名寺、名山,解读全国名刹、名村、名园、名宅。这是一个场面恢弘,主创阵容强大的摄制队伍。

根据纪录片制作的特殊性,《中国神秘文化》摄制组已分成若干小组在全国范围采访风水界名家大师。

2007年4月9日,是赣州杨益文化开发中心最热闹的日子。来自北京的《中国神秘文化》摄制组一行8人,在导演张义宽的带领下,对李定信大师进行了一整天的采访拍摄。

导演张义宽是带着命题来采访的,他要求李老就:

1.从历史上看,风水一直伴随着争议,据说在周朝就受到正统儒家的批判,儒家为何不能正视风水呢?

2.风水的名词的出现最早出现在东晋的《葬书》中,你曾谈到“气乘风则散,界水则止”有误,能再谈谈吗?

3.请谈谈阳宅和阴宅的理想风水。

4.请谈谈风水流派的有关情况。

5.风水是一门学科,又可以称为一种文化或称为一种智慧,这种提法对不对?等以上五个问题作出阐述。这样的问题,对从事风水实践60多年的李老来说,实在是太了解、太容易了。李老稍看了问题后,滔滔不绝地侃侃而谈。

李老首先从中国风水的发展史谈起,谈到罗盘的演变过程,谈到中国风水从北宋王伋至闽中复活八宅主观决定客观存在的玄学风水,开始与唯物辩证的郭杨风水分道扬镳;谈到南宋蔡元定把郭璞的《葬书》篡改为八篇,并加入了“气乘风则散,界水则止”的谬论,及其给后世带来鱼龙混杂的局面;谈到了清代蒋大鸿居心不良、自欺欺人把中国风水引入歧途,造成中国风水江湖化。

张义宽导演对中国古文功底扎实、学识渊博的李老十分佩服,他是在东南大学采访时,经东南大学李仕澄教授推荐专程来到江西赣州的。他没有想到86高龄的李老思维如此清晰,对风水的研究如此炉火纯青,这种大大超出了意料之外的采访,使张义宽把原本一上午采访的计划延长了一整天。等李老午休之后,又接着进行更深入的采访。

毕生从事风水事业,对风水事业深深热爱、执着的李定信老先生,面对摄象机从容自如,就如面对弟子授课似的,融会贯通地把他为中国风水正本清源的全部思想,洋洋洒洒地解释的清清楚楚。这不仅完整地回答了摄制组预先拟订的五个问题,还几乎是把自己对风水研究的精华都表达出来了。

激动不已,收获颇大的《中国神秘文化》摄制组一行人为李老实地考察的效果所吸引,甚至还改变了采访行程,于当天晚上就出发,直奔李老考察了的湖南长沙毛泽东出生地虎歇坪采访。

李老与导演张义宽合影留念
李老与导演张义宽合影留念 采访现场 采访现场
采访现场 采访现场 采访现场

 

中国江西赣州杨益文化开发中心 版权所有
地址:江西赣州市南河路16号区农业局大院内
网站地图 | 最新动态 | 联系我们